“丈母娘的刚需”还是“被鼓励的生育”?数据可视化解读:日本人的生活压力究竟来自哪里
旅行途中,遇到一位成为日本媳妇的中国姑娘,带着她三岁的日籍孩子。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日本的话题:从社会治安到人民素质,从全民医疗到幼儿教育......
最后,聊到生活状态,她很有感触:确实,在日本,人们总是很匆忙,表情严肃,为人拘谨。可能是生活压力太大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
匆忙的日本人究竟在忙些什么,是什么样的生活压力塑造了他们现有的生活状态?
今天,我们要分享一个很棒的 Viz。
作者 Takashi Ohno 用 Tableau 分析了他的祖国-日本,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的睡眠时长的人们,在生活中的压力因素的情况。
这个可视化作品共有两个仪表板:
左边的仪表板,用堆积面积图显示:日本人在他们生活的每个阶段的主要关注点;
右边的仪表板,用散点图显示:睡眠的时长对不同性别和年龄层的人们焦虑情绪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仪表板:
堆积面积图的横轴,从左到右分别是12岁到85岁的各个年龄段。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类压力因素。面积图的大小代表该因素带来的压力大小。
每个年龄段的人,根据他们所处的成长过程,关注的事情且由此所承受的压力因素不同:
12-20岁,主要的生活压力是读书,其他因素很少;
20-60岁,工作压力变成主要因素,并随之出现财务、教育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压力;
60-85岁,疾病和护理因素逐渐成为主要的生活压力。
我们用性别筛选器,分别筛选男性和女性,并对比结果。发现了有趣的现象:
12-20岁和60-85岁的日本男性和女性,生活压力因素几乎一致;
20-60岁日本女性,生活压力比男性多了两个很重要的因素:育儿和教育孩子(绿色部分)。可能因为日本已婚女性多是全职,更多时间需要相夫教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是可以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的。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她们的生活既有工作的压力又有养育教育子女的压力。
我们用睡眠时长筛选器进行不同的筛选时,图表发生或微小或大幅的变化,不难看出:任何性别、年龄段的人,在同样的压力因素之下,不同的睡眠时间,会使得这些压力因素带给他们的感受变得或轻或重。
或许,第二个仪表板能更加直观的看出:睡眠对情绪的影响。
仪表板上端的表格显示在不同的睡眠时长下,日本人焦虑状态的百分比情况。
散点图的横轴是从15岁到79岁的各年龄段、纵轴是焦虑程度的百分比。四种颜色的点分别代表不同性别的不同情绪状态:
■深蓝:男性+焦虑 ■大红:男性+不焦虑
■浅蓝:女性+焦虑 ■粉红:女性+不焦虑
我们以日本男性为例,看看睡眠时长对他们情绪的影响情况,显而易见:
睡眠少于5小时,年龄越大焦虑情绪越严重,最严重的焦虑程度超过70%;
睡眠时长在5-6小时,49岁以下的人年龄越大越焦虑、49岁以上的人年龄越小越焦虑,焦虑程度在40%-60%之间;
睡眠时长在6-9小时,49岁和79岁左右的人比较焦虑,焦虑程度在50%之下;
睡眠时超过9小时,49岁以下和以上的人,年纪越小越不焦虑,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焦虑度都超过40%;
女性的睡眠时长对情绪的影响规律,与男性基本趋同。但是,或许是全职女性有更多自由的休息时间、或者女性更容易找到缓解焦虑情绪的其他方法。
女性的这张散点图分布并不像男性那样界限、对比鲜明,情况似乎更加的复杂多样。
看来,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不论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减少睡眠时间,又或者无所事事的整天睡大觉,都会导致人们内心的焦虑及程度的增加。合理的生活节奏+适当的睡眠很重要!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与中国人不同,房子和子女的养育教育并不是日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压力因素;
►对日本人来说,学习、工作、疾病及各种繁杂的社会关系会在不同的年龄段带给他们或多或少的生活压力;
►如果无法改变其他,就通过改变睡眠习惯来调节生活中的焦虑情绪,从而缓解生活压力吧!
进一步了解以上可视化作品,可联系小优(微信dkmxiaoyou)索取工作簿。
人人都是数据分析师,如果你也想用数据表达和分享某一现象,就和 Viz 的作者一样,用 Tableau 完成自己的数据报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