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带你了解全球人口 少子化 问题

发布于: 2023-01-02

>>> 关于“少子化”

少子化一词源自于日语(日语:(しょうしか),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少子化代表着未来人口可能逐渐变少,对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新一代增加的速度远低于上一代自然死亡的速度,更会造成人口不足,所以少子化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以往,我们分享的 Viz 作品,大都是国外的。今天要为大家解读一个中国的 Viz 作品。它的作者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陈旺鑫、曹金泽、魏雪莹,他们对1960年-2015年这55年的人口数据做了可视化分析。

作品标题为:《中国的少子化》,整个Viz由6个仪表板构成了1个故事。

我们按照作者的逻辑来逐个仪表板进行解读,看看从这个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国际社会的少子化情况

左图是一个散点图:每个点表示一个国家,横轴是生育率,纵轴是65岁以上人口比率。

  • 按照联合国的新标准,65岁以上人口超过7%为老龄化国家,超过14%为深度老龄化国家,如图中两条黑色实线所示;

  • 总生育率低于1.5%的国家为少子化国家,如图中红色实线所示。

我们可以通过图中红框1的地方来搜索我们想要了解的国家,通过红框2来播放从1960年到2014年每个国家的情况。

看完这个动画后,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右图是每年生育率最低的前10个国家,在红框3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年份。其中条形为生育率,小黑人代表的是65岁以上人口比率。

这个图比较简单,选择不同的年份以及点击不同的图例可以看出:作者在前面的猜想是对的,经济发展水平跟老龄少子化是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系的。


国内的少子化情况

国内少子化情况如图所示,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出生率。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国内在71年开始全面开展计划生育,83年开始落实执行,从而使我国出生率缓缓下降,直到1999年,我国进入了少子化的阶段,2002年进入严重少子化阶段,自此各地开始推行“双独二胎”政策,使得我国一直维持着10%以上的出生率。

下面这个图表可以直观的看出这55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及死亡率的走势,少子化信号很明显。

下图呈现的是不同指标在我国不同省份的分布情况,大部分图包含了两个指标,其中,有“(圆)”标识的代表用圆的大小及颜色来表达这个指标,其余的均是用地图底层颜色表达。

中间的图中,圆圈大小代表二孩申请率的大小,颜色代表是生育率大小。如果一个省份呈现又大又红的圆(例如山东),说明在该地的二孩申请率跟出生率都很高。


生育率为什么会降低

可能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计划生育的时代,很多人想多生孩子但却受制于计划生育政策,以至于有人为规避政策,转去香港或者国外生产。现在已经全面开放二胎了,按理说生育率应该会逐步提高,但是为什么好像大家却不愿意生育了。

调查显示,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不愿意生第二个孩子,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大,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那到底养育一个孩子需要花多少钱呢?在这里,作者做了一个简单的预测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选择不同的年份,计划抚养小孩的数量以及每年的教育成本,以此三个变量作为标准来衡量每个月需要的指出。由于通货膨胀的关系,每年的支出都会上涨。

我们以2017年为参考,通过筛选养育不同的孩子数量,可以直观看出费用成本的变化。我们也可以把时间选择在2055年,看看未来养育成本的预测金额。

曾经有人估算,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需要花费50万以上,这已经是保守数字,如果给孩子的条件更好一点,那会需要更多。

另外,逐渐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和逐年升高的离婚率,也是直接影响生育率的因素。

毋庸置疑,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少子化的阶段了,随着近几年来,二孩政策的开放,相信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生育率,达到合理的水平。但是随着二孩的开放,越来越多关于孩子的抚养问题受到关注,包括孩子的健康问题,孩子的照顾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等,这些都是需要在二孩政策开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当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的时候,少子化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进一步了解以上可视化作品,可联系小优(微信dkmxiaoyou)索取工作簿。

人人都是数据分析师,如果你也想用数据表达和分享某一现象,就和 Viz 的作者一样,用 Tableau 完成自己的数据报告吧!